所謂風格就是一定時期社會元素在哲學、建筑、藝術等領域中具有的個性化特征;流派是指在這一時期對個性化特征的不同認識而形成的派別。
室內設計的風格和流派,主要對室內場景和人的心理進行設計。室內設計運用事物色彩、方位、屬性、形狀、布局、造型來表現合諧美觀。
一、風格的成因和影響
室內設計風格的形成,是一定時期內經濟、政治、歷史、文藝、科技、民風、氣象、道德、意識、地域的綜合反映,通過藝術改造,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形式。
二、室內設計的風格
室內設計的風格主要可分為:傳統風格、現代風格、后現代風格、自然風格以及混合型風格等。
1、 傳統風格
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是在室內方位、布局、線條、顏色以及家具、陳設的造型等方面,引用傳統的設計概念,并結合當時的科技水平進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種設計風格。例如中國傳統風格:崇尚莊重和優雅,吸取中國傳統木構架構筑室內藻井天棚、屏風、隔扇、掛落、雀替的構成和裝飾,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等。多采用對稱的空間構圖方式,筆彩莊重而簡練,空間氣氛寧靜雅致而簡樸。又如歐式古典風格中典雅的古代風格、纖致的中世紀風格、富麗的文藝復興風格、浪漫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一直到龐貝式、帝政式的新古典風格等,追求華麗、高雅,居室色彩主調為白色,家具為古典彎腿式,家具、門、窗漆成白色。擅用各種花飾、豐富的木線變化、富麗的窗簾帷幄是西式傳統室內裝飾的固定模式,空間環境多表現出華美、富麗、浪漫的氣氛。此外還有日本傳統風格、印度傳統風格、伊斯蘭傳統風格、北非城堡風格等等。如優雅柔和的日式風格:空間造型極為簡潔、家具陳設以茶幾為中心,墻面上使用木質構件作方格幾何形狀與細方格木推拉門、窗相呼應,空間氣氛樸素、文雅柔和。
2、 現代風格
(1)現代主義風格:強調突破舊傳統,創造新建筑,重視功能和空間組織,注意發揮結構構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簡潔,反對多余裝飾,崇尚合理的構成工藝,尊重材料的性能,講究材料自身的質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發展了非傳統的以功能布局為依據的不對稱的構圖手法。
(2) 現代主義風格 :強調建筑及室內裝潢應具有歷史的延續性,但又不拘泥于傳統的邏輯思維方式,探索創新造型手法,講究人情味,常在室內設置夸張、變形的柱式和斷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構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傳統的混合、疊加、錯位、裂變等手法和象征、隱喻等手段,以期創造一種溶感性與理性、集傳統與現代、揉大眾與行家于一體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與室內環境。
(3) 自然主義風格 :推崇自然、結合自然,室內多用木料、織物、石材等天然材料,顯示材料的紋理,清新淡雅。此外,也可把田園風格歸入自然風格一類。田園風格在室內環境中力求表現悠閑、舒暢、自然的田園生活情趣,也常運用天然木、石、藤、竹等材質質樸的紋理。巧于設置室內綠化,創造自然、簡樸、高雅的氛圍。
(4) 鄉土風格:室內環境空間、界面處理、家具陳設以及各種裝飾要素都體現了鄉土風格的自然特征。運用大量木材、石材、竹器、藤藝等自然材料以及自然符號,室內常采用木板和清水磚砌墻壁、傳統地方門窗造型及坡屋頂等。
三、 混合型風格
受國外建筑藝術和中國傳統風格的影響,近年來,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出現中西、古今結合的混合風格。室內布置中既趨于現代實用,又吸取傳統的特征,在裝潢與陳設中溶古今中西于一體,例如傳統的屏風、擺設和茶幾,配以現代風格的墻面及門窗裝修、新型的沙發;歐式古典的琉璃燈具和壁面裝飾,配以東方傳統的家具和埃及的陳設、小品等等。混合型風格雖然在設計中不拘一格,運用多種體例,但設計中仍然是匠心獨具,深入推敲形體、色彩、材質等方面的總體構圖和視覺效果。
風格元素
中國傳統風格:
一、特點:端莊典雅
二、元素:
1、 家具:主要是明清家具樣式,這類家具造型簡練、以線為主,采用卯榫結構,在跨度較大的局部之間,鑲以牙板、牙條、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棖、羅鍋棖、卡子花等等,裝飾手法有雕、鏤、嵌、描,用材也很廣泛,琺瑯、螺甸、竹、牙、玉、石等,少堆砌,不曲意雕琢,是根據整體要求,在局部位置作小面積的透雕或鑲嵌,用材廣,有紫檀、花梨、雞翅木、鐵力木、紅木、烏木、楠木等,木材紋理,自然優美。
2、界面與構件:
墻面:墻壁大都采用建筑材料的原色,木料一般會上漆并繪上丹青彩畫來裝飾。梁柱的上半邊多用青綠色調,下半部則以紅色為主。
天花:多用藻井天棚,一般建在屋頂的中心部位,口徑較大,層次很多,結構復雜,如同花罩傘蓋一般。歷來的藻井結構多采用抹角,交叉疊木的做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預防火災之義,一般都在寺廟佛座上或宮殿的寶座上方。平頂的凹進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圓形,上有雕刻或彩畫,常見的有“雙龍戲珠”。藻井是中國建筑特有的形式,其做法和彩畫集中代表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特點和精髓。 石青、石綠、抽金和大紅大綠的色彩以及藻井的方圓交替。
藻井:中國古代建筑的內檐裝飾之一,起到重要的裝飾作用兼接落頂上灰塵及調節室內的溫度作用,有一種說法,造藻井是為了防止火災。藻井明清時花樣、色彩增多,雕鑲彩飾更為豪華,增加了室內富麗堂皇的氣氛。這些通體金飾,華美壯觀的藻井,表現了中國裝飾工藝的高度技巧。
雀替:又稱為插角或托木,有龍、鳳、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雕法則有圓雕、浮雕、透雕。位于梁柱或垂花與壽梁交角上的近三角形木雕構件,功用有三:1.縮短梁凈跨的長度 2.減少梁與柱相接處的剪力 3.防阻橫豎構材間角度的傾斜。雀替從力學上的構件,逐漸發展成美學的構件,就像一對翅膀在柱的上部向兩邊伸出,一種生動的形式隨著柱間框格而改變,輪廓由直線轉變為柔和的曲線,由方形變成有趣而更為豐富、更自由的多邊形。甚至出現龍、鳳、鱉魚、仙鶴、花鳥、花籃、金蟾等各種形式的雀替。
格扇:是一般所指中間鑲嵌通花格子門,由一個門扇框組成,直的稱邊梃,橫的稱抹頭。其中分為三部分: A、安裝透光的通花格子稱格眼或花心;B、 下半部實心木格稱裙板; C、花心與裙板之間稱環板。常見于神龕的兩側。
博古架: 又稱多寶格,其上布置豐富的吉祥圖案,稱為博古圖。吉祥圖案的題材,大多采自中國神話、歷史故事等,其紋樣有動物、植物、自然、文字、人物、器物等,可由單一題材代表意義,也可多樣題材組合傳達完整的含義。
柱子:常雕有各種動物紋樣,顏色一般用朱紅色
3、裝飾品:室內陳設包括中式字畫、匾幅、掛屏、盆景、瓷器、古玩等。
4、圖案:圖案多龍、鳳、龜、獅等。
5、燈籠:常用紙糊成,有的繪有各種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