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貴王府第
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也建筑在四合院的一磚一瓦之中,其中除了最高貴的皇宮之外,就是比較華貴的王府、公侯官宅底。
中式建筑中如果說皇宮是身材魁梧、方正的“大哥”,王府便是錦衣玉食、華貴有余的“老二”。與皇宮相比,王府的規模要小得多。王府宅門名叫府門,不僅門前臺階數量少了,屋頂也明顯區別于皇宮通常使用的黃色琉璃瓦,而代之以綠瓦和灰瓦。屋頂造型不能采用歇山頂式,代之以氣勢稍弱的硬山頂,仍可用脊獸裝飾,但數量不能超過9個。王府的風格也不必強求肅穆,依各位王爺的性格而呈現出不同特色。如醇王府較規整,而恭王府則“更像一個花花公子”。
公侯官宅邸
“老三”官宅和“老四”商宅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宅門。官宅雖在級別上低前兩者一等,但也是內有城府,深不可測。官宅宅門一般分為金柱大門和廣亮大門,門廡深廣,但只能有一間,遠少于王府的三間或五間門。門前不能立獅子,門墩上也不能設獅,否則會招來殺身之禍。屋頂一般使用清水脊或箍頭脊,不能使用脊獸,也不能使用琉璃瓦,而只能用板瓦,因而較之前兩者明顯秀氣、平易得多。和坤雖身為一品大員,但在宅院建筑上仍需嚴守規格。可他仗著位高權重,公然擺放只有皇宮才能擺放的鑲金銅缸,并在廳堂中私設“隔間”,甚至仿造圓明園石舫,嚴重“逾制”,最后被嘉慶賜予三尺白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