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裝配飾手法介紹(5)
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派)
在室內設計中追求所謂超現實的純藝術,通過別出心裁的設計,力求在建筑所限定的“有限空間”內運用不同的設計手法以擴大空間感覺,來創造所謂“無限空間”,創造“世界上不存的世界”。反映了超現實派的設計師們在世界充滿矛盾與沖突的今天,逃避現實的心理寄托。超現實派的室內設計作品中反映出由于刻意追求造型奇特而忽略了室內功能要求的設計傾向,以及為了實現這些奇特造型又要不惜工本,因此,不能被多數人所接受。該流派的設計作品數量不多。只是因其大膽獵奇的室內造型特征,在多元化藝術發展的今天受人注目。
超級平面美術
在20世紀的今天,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在世界范圍已在勢所趨阻擋不住了。異種雜交的藝術門類也不斷誕生。印刷平面美術近年來已從宣傳廣告的狹小范圍向外擴張,滲入到現代建筑、室內設計、工業產品設計以及其他設計門類,成為一種藝術現象,其蔓延的勢頭有增無減。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一種手段,并以城市建筑規模展開的印刷平面美術被稱為“超級平面美術”)。它們不是單單以傳遞情報為目的的印刷平面美術,而是對生活環境的形成產生強有力的影響,因此又被稱為“環境平面美術”;超級平面美術的室內設計,室內外設計手法互為借用,把外景引入室內并大膽地運色彩,其色彩之濃重有時遠遠地超過了人們過去習慣上可以接受的程度。由于色彩豐富,色塊圖形變化自由,又可以照明巧妙地結合起來,包括了霓虹燈在室內的運用,使室內具有通透變化的空間效果。超級平面美術也許還受到了中國古建筑彩畫作法的影響,因為不受構件限制的涂飾易于更新變換,環境平面美術在室內的應用也就越來越普及起來。
聽覺空間
大約在70年代之后,日本盛行起來的現代室內設計中有關“聽覺空間”創造的設計手法,在藝術形式上從具象向抽象轉變,由直觀具體聯想的環境創造向著運用抽象化、符號化的啟迪連帶意識手法的嘗試,在空間上把“視覺空間”升華為“聽覺空間”的意境創造。 “聽覺空間”的室內設計手法和特征可概括為:在室內設計時,強調室內空間形態和物件的單純性、抽象化特點;重視空間中物體的相關性,即物與物之間的關系、物與人之間的關系、物與空間之間的關系。運用單純的直線、幾何形體或具有節奏的反復的符號化圖案等,抑或采用小波浪形狀、鋸齒形狀及反復運用的邊緣處理。也有運用畫有細密格子的板面,反復凹凸的肋拱板面等。再結合素材的肌理效果,色彩變幻效果,使這些板和線的垂直水平交錯的構成關系產生出有音樂意境的空間效果,室內陳設、家具等也像配樂一樣有節奏地進行組合配案。這種強調關系的重要性的作法被稱為“視覺配樂”。它創造出視覺的、有節奏的、聯想的“聽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