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裝配飾手法介紹(3)
光潔派
是盛行于60、70年代的室內設計流派。光潔派的室內設計師們擅長于抽象形體的構成,常常用雕塑感的幾何構成來塑造室內空間,室內空間具有明晰的輪廓,功能上實用、舒適,在簡潔明快的空間里運用現代材料和現代加工技術;高精度的裝修和家具傳遞著時代精神,使這些產品、部件的高精密度表象成為欣賞的對象,因而無需其他多余的裝飾來畫蛇添足。現代主義建筑大師密斯?凡德羅提出的“少就是多”,是這一派設計師們遵循的信條。光潔派是晚期現代主義極少主義派的演變,因此又稱為極少主義派。
高技派
是活躍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的設計流派,在許多人強調建筑的共生性、人情味和鄉土化的今天,高技派的設計作品在表現時代情感方面也在不斷地探索新形式、新手法。高技派反對傳統的審美觀念,強調設計作為信息的媒介和設計的交際功能,在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中采用新技術,在美學上極力鼓吹表現新技術的做法,包括了戰后“現代主義建筑”在設計方法中所有“重理”的方面,以及講求技術精美和“粗野主義”傾向。
肌理派
在室內設計中充分顯示材質肌理效果和特色,以及運用現代高科技加工工藝創造出新的材質肌理效果,并將其盡情表現;或運用材質的粗曠有力;或高精細膩,或材柔質軟;或挺拔堅硬;或華貴雅致;或樸拙生動;或濃密繁瑣;或平淡簡約等等。這些材質肌理的展示往往會牽動人們的情絲,啟發人們的聯想,引導人們介入,從一種氛圍中體驗意境。所以,通過強調材質肌理效果來增大室內設計藝術力度的手法可稱為肌理派審美設計。
立體
是一種繪畫流派,又稱立體主義,20世紀初興起于法國,開始于高更、盧梭、賽尚繪畫形體表現上的革命,即努力使畫面物體從主觀空間中解放出來,把物體還原成幾何形體,再進行堅實的構成。或者否定傳統繪畫對形體的定點觀察,將對象分解為若干視向的幾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觀地并置、重疊,以表示物體、長寬、高、深的主體空間。立體派設計用于空間環境,其表現特點不同于繪畫,著重強調三維空間造型,再加上時間因素的四維空間創造。在人的活動中,環境景觀隨之變換,造型設計強調雕塑感與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