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風格裝修色彩和油畫
要把握好現代中式風格的設計,與設計者本身的文化修養和設計功底是密不可分的,這是多方位的知識累積,需要對傳統中國文化的了解及對當代社會時尚元素的敏感有效結合在一起,并使之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方可。兩者細入后都是一門甚至數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前者包括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古典建筑、儒家、佛家、道家、繪畫書法、園林、風水……等等知識的融會貫通;后者包括現代及西方建筑、美術,對生活的理解和現代生活各項流程的熟知、對流行元素的敏銳和理解。
中國古代建筑色彩富麗堂皇,堪稱世界第一。北京的明、清宮殿建筑使用了黃瓦、紅柱、紅墻、白石基座、襯上藍天、綠樹,美麗動人。建筑物檐下使用青綠彩畫,并貼金,加強了陰影部分的生動,深邃,突出強調了挑檐的深遠,色彩的運用非常適合其所處的建筑位。
在階級社會中,色彩的使用還代表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如清代,黃瓦是屬于帝皇專用的,王府用綠瓦。黑、紫、蘭、綠用于離宮別館,或單色,或二色合用做剪邊處理。一般民居只能用灰瓦。
中式風格裝修中木構件上色彩涂刷的施工過程相當繁復。如清代把刷色涂油漆稱為“油作”。清宮廷最高級,也是最復雜的打地杖“三麻二布九灰”,即用三層麻、二層布、九層灰,共十四層。刷油也要許多道程序。這即使木建筑構件格外生輝,而且使木構件得到了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