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風水如何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
建筑風水如何體現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國傳統思想是要求天地人三者合一,其中的天人合一在古埃及金字塔、獅面人身象中有所體現;而中國的古建筑風水也體現了這個思想,表示對天的崇拜與追求。其具體表現為:
1、山環水抱外形的建筑風水地形特點類似拋物面天線,其風水建筑位于焦點或中心上,與外界的物質波(微波)信息交換達到最大化;
2、綠色植物、水對外界物質波的吸收與反射,降低了物質波的直接輻射,其交換的微波更具有適合人體的信息效應與生物效應的需要。
3、建筑風水,非常忌諱荒山或亂石山,也就是忌諱外界物質波直接經荒山或亂石山反射后作用于人體,對人體造成危害。
所以,建筑風水是以人為本“天、地、人合一”的完美建筑。當代杰出科學史家,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認為: “在希臘人和印度發展機械原子論的時候, 中國人則發展了有機的宇宙哲學”,“再也沒有其它地方表現得像中國人那樣熱心體現他們偉大的設想: 人不能離開自然的原則,皇宮,廟宇等重大建筑不在話下, 城鄉中無論集中的, 或者是散布在田園中的房舍, 也都經常的呈現一種對‘宇宙圖案’的感覺, 以及作為方向、節令、風向和星宿的象征主義。
建筑風水的起源、發展與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相聯系,是我國古文明的見證與反映;其山環水抱、藏風聚氣的風水建筑結構特點體現了現代科學的一些思想,是古人“天地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風水中的完美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