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tǒng)是有宅必有院,“庭、堂階前也”,指房前工人活動的場地,而這個場地被擴大了也就構(gòu)成了院。而人類的活動并不僅僅局限于房前的院落,不滿足于房屋圍合的庭院內(nèi),同時也要求有良好的" />
中國的傳統(tǒng)是有宅必有院,“庭、堂階前也”,指房前工人活動的場地,而這個場地被擴大了也就構(gòu)成了院。而人類的活動并不僅僅局限于房前的院落,不滿足于房屋圍合的庭院內(nèi),同時也要求有良好的庭院環(huán)境,所以在住房的周圍,庭院的空地,便種植花木貨飼養(yǎng)禽畜,使居住庭院充滿生機,具有大自然的優(yōu)美形象。
將居住院落與花園相對分隔,在一個大宅院中形成兩個不同性質(zhì)、風格的庭院,算的上是住宅的庭院的理想模式,而這也是在庭院建筑延續(xù)了幾千年之后出現(xiàn)的園林式住宅——是人們所向往的花園別墅。這種園林式住宅從形式上看似乎和大多數(shù)四合院是相反的,是以庭院包圍建筑,或庭院與建筑并行而不悖,但這仍是園與宅的結(jié)合,仍遵循了有宅必有院的原則。
中國建筑、園林、民居南北各有不同,而建筑布局和組合方式往往也因地域環(huán)境、社會背景、經(jīng)濟條件的不同呈現(xiàn)出異樣的風格。京城王府,因在天子腳下,自有很多方便于不方便之處,營造花園,意在消遣,在京城繁華之地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在閑暇之時能夠游玩、賞景之地,可謂鬧中取靜。崇尚江南風景之作,別有一番附庸風雅之氣。因此意在造園,仍避免不了以宅室為主體,建筑多于園景,居住院落大于花園景觀,而且在整體布局上,無論是住宅庭院還是園林景區(qū),空間組合上仍多以軸線對稱為組合形式,總體上給人以嚴整、端莊感,具有明顯的北方氣質(zhì)。
江南私園府邸,以居為小以游為大,府邸花園注重園景的布置于規(guī)劃,多自由布局,花園建筑小巧精致,并多置水榭、花臺、亭閣,游廊環(huán)繞、洞窗借景,別有一番情趣,具有江南水鄉(xiāng)城市柔媚婉約的氣質(zhì)。在居住空間于花園園景組合形式上,常借助于游廊或月洞門的連接,使兩個看似完全分隔的空間實現(xiàn)真實意義上的聯(lián)系與溝通,居住建筑與園林景觀相互滲透,各取所長,而最終卻有融為一個整體。
江南私園府邸將園林景觀作為營造宅地的首要目標,而往往使居住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建園者無論是推官隱居也好,還是告老還鄉(xiāng)也罷,自然是對江南自然美景流連忘返,喜愛有佳。因此,不惜耗費巨資將野外真山、真水,模擬后安置扎起自己的宅園中,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助長宅院中園景的擴大與突出。以居住建筑圍合起來的庭院作為生活使用空間,同時也在有意營造花園美景的設(shè)計理念中突出人為及確立人的存在意圖。沒有喧賓奪主,兩者并行不悖。建筑院落與花園空間互相交織,既可居住又可游賞。不出院門,便可欣賞到綠樹流水、池泮山石的自然景色,感覺自然風光帶來的無限愜意,頗有幾分道家思想境界。同時,如此浩大、精致、優(yōu)美的院落也極大的園主人的虛榮心,也體現(xiàn)出江南文人官宦優(yōu)雅隱逸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