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植物生態習性和園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園林中各種植物(喬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發揮它們的園林功能和觀賞特性。園林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的重要環節。
園林植物的配置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各種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考慮植物種類的選擇,樹叢的組合,平面和立面的構圖、色彩、季相以及園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園林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如山石、水體、建筑、園路等相互之間的配置。
2.季 相
植物在不同季節表現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長過程中,葉、花、果的形狀和色彩隨季節而變化。開花時,結果時或葉色轉變時,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園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
在不同的氣候帶,植物季相表現的時間不同。北京的春色季相比杭州來得遲,而秋色季相比杭州出現得早。即使在同一地區,氣候的正常與否,也常影響季相出現的時間和色彩。低溫和干旱會推遲草木萌芽和開花;紅葉一般需日夜溫差大時才能變紅,如果霜期出現過早,則葉未變紅而先落,不能產生美麗的秋色。土壤、養護管理等因素也影響季相的變化,因此季相變化可以人工控制。為了展覽的需要,甚至可以對盆栽植物采用特殊處理來催延花期或使不同花期的植物同時開花。
園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較高觀賞價值和鮮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給人以時令的啟示,增強季節感,表現出園林景觀中植物特有的藝術效果。如春季山花爛熳,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碩果滿園,冬季臘梅飄香等。要求園林具有四季景色是就一個地區或一個公園總的景觀來說;在局部景區往往突出一季或兩季特色,以采用單一種類或幾種植物成片群植的方式為多。如杭州蘇堤的桃、柳是春景,曲院風荷是夏景,滿覺隴桂花是秋景,孤山踏雪賞梅是冬景。為了避免季相不明顯時期的偏枯現象,可以用不同花期的樹木混合配置、增加常綠樹和草本花卉等方法來延長觀賞期。如無錫梅園在梅花叢中混栽桂花,春季觀梅,秋季賞桂,冬天還可看到桂葉常青。杭州花港觀魚中的牡丹園以牡丹為主,配置紅楓、黃楊、紫薇、松樹等,牡丹花謝后仍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
3.草 坪
用多年生矮小草本植株密植,并經人工修剪成平整的人工草地稱為草坪,不經修剪的長草地域稱為草地。用于城市和園林草坪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結縷草、野牛草、狗牙根草、地毯草、鈍葉草、假儉草、黑麥草、早熟禾、剪股穎等。
草坪一般設置在房屋前面,大型建筑物周圍,廣場或林間空地,供觀賞、游憩或作為運動場地之用。西方古代園林中已有規則式草地。18世紀中葉,英國自然風景園出現后,園林中開始大面積使用自然式草坪。中國古代苑、囿有大片疏林草地,近代園林才有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