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橫檻的榫卯構造
橫檻位于柱與柱之間兩端做榫插在柱上,通常是在大木構架安裝完畢后再" />
檻框各部位的榫卯構造,與檻框的受力方向、構件安裝程序和安裝方式有直接關系。下面分別簡述它們的構造:
(一)橫檻的榫卯構造
橫檻位于柱與柱之間兩端做榫插在柱上,通常是在大木構架安裝完畢后再安裝檻框。在柱子位置都已固定的情況下,怎樣進行橫檻的安裝呢?傳統的方法是制作倒退榫,用倒退法來安裝。倒退榫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倒退榫必須貼橫檻外皮做雙榫,中間剔夾子。夾子的剔鑿深度要超過柱間凈距線,超過的尺寸要略大于另—端榫子長度;②橫檻兩端榫子不能等長,必須一頭長一頭短,長榫比短要長一倍以上,按榫子長度在柱子對應部位鑿眼。眼深度等于或略大于榫長度。安裝時,先 插人長榫一端,然后將枋子對準另一端卯眼,向反方向拖回、使短榫一端人卯,枋子人位后, 將長榫一頭夾子部分空隙用木塊擠塞嚴實。
以上所述為中檻或上檻的的做法。下檻的榫卯構造與此不同。由于下檻與門枕石卡在—起又與柱頂石相抵。很難用倒拖法安裝,一般需采用上起下落的方法進行安裝。方法是,根據兩柱問凈距離,定出下檻長度并按柱徑外緣弧度讓出下檻的抱肩,在下檻兩端頭居中剔溜口子,在柱根對應位置釘上或栽上溜銷榫。按門枕石的位置、尺寸,在下檻下部刻出門枕石口子,將下檻兩端與柱頂石鼓徑向抵的部分刻去,然后用上起下落的方法進行安裝。如下檻無門枕石, 兩端榫卯做法可與中檻相同。
(二) 抱框的榫卯構造
包框與柱之間,也應憑榫卯結合,傳統做法是栽銷,木銷的做法相似于新建木門口與磚墻聯結用的擄子榫,榫子栽做于柱上,在抱框對應位置做卯眼。每根抱框用2-3個榫。門框與中檻、下檻相交處做半榫。短抱框與上、中檻也可以溜銷法安裝。
(三)中檻與連楹的榫卯構造
中檻與連楹之間,若有門簪時,是憑門簪后尾的長榫鎖合在—起的。若無簪,可栽暗銷,并輔以鐵釘。榻板與柱子之間是憑榻板端頭的柱碗與柱子結合的,通常不做其他榫卯。